佳能,一个在影像输入和输出领域叱诧风云的品牌,稳坐于年度全球数码相机销量第一的榜单之上。面对这样的品牌,它的一系列产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怀着这份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走进了佳能位于日本大分的工厂,在这层神秘的面纱背后,是佳能精密电子器件生产的严格与高效,是工厂设计与布局上对环境的保护,也是一家企业对“共生”理念的践行。
大分佳能工厂成立于1982年,最初生产紧凑型胶片相机。现在,大分工厂与日本国内的其他3家工厂以及位于珠海、台湾和马来西亚的3家工厂,共同组成佳能在全球的7家工厂。大分工厂由3间大型厂房组成,是佳能核心的工厂之一,新产品试产以及对其他工厂的技术支援都是由大分佳能工厂完成的。当我们的汽车缓缓驶入大分工厂厂区,一幢幢整齐的厂房有序地排列在眼前。据介绍,佳能大分厂区内部栽种着千余颗樱花树,还建有巨大的人工湖和树林,养殖着包括山鸡、当地珍惜鱼类等生物。位于半山处的工厂四周被森林和溪水环绕,从工厂外面完全发现不了任何噪音,任何烟尘,以及任何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制造企业所应有的喧杂景象,反而倒是更像一个大花园。
大分工厂在厂房的设计上从科学、环保的角度下足了功夫。首先整个生产车间拥有庞大的无立柱结构以方便工位的快速调整和空间的最大化利用。车间内所有地面都采用抬高设计,每隔50厘米距离地板就可以掀起以方便工程人员在地板下面快速调整和重新铺设工位上所需要的预埋式电缆线材。其次所有的基础设施都统一埋设于地下,空调系统采用上方送风,地面下有吸气装置的设计以避免灰尘飞扬。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悬空的密封走廊相连接,所有进入工厂建筑的人员必须换上相应防尘服装,以确保外部的尘土不被带入工厂车间。
在如此硬件基础的保证之下,佳能在生产流程上的严谨也令人钦佩。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每个人穿戴好鞋套,通过参观通道参观了电路板印刷、镜头研磨以及单反相机组装等环节。在电路板印刷环节,厂区内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工人,而繁忙工作的是一排排如图书馆书架般的机器,随着机器顶部红色和绿色的指示灯闪烁,告知着印刷的工作进度。这项工作细致而且流程严谨,完全通过机器人即可完成,极少需要人工干预,而且残品率极低。不过,即使是有机器人操作,但人工的技术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参观中一位技术精湛的佳能员工为我们演示了电路板人工焊接的过程,小到几乎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小颗粒被员工用电子笔吸起,安放至电路板上的小孔上,这一过程的完成仅在一两秒钟的时间,我们睁大眼睛用放大镜仔细验证,分毫不差。据介绍,一位员工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技术需要学习三年的时间。此外,工作人员还向我们展示了佳能员工自己研发的小工具,用于安装相机螺丝所用的工具原本是由工人手持,每次取放工具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由于上螺丝的方向要求绝对的垂直,对人工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工人们自发研制出了自动回放的工具架,不仅可以保证工具的方向,也节省出了取放工具的时间,令人赞叹。
除了拥有优雅的环境和先进的技术,佳能大分工厂还积极投身当地公益事业:组织学生上课、参观。为当地举办的残疾人马拉松比赛,以及当地的足球比赛等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每年4月和7月,大分工厂还会对社会开放以供当地居民来工厂内部赏樱花和举行纳凉派对。
短暂的佳能大分工厂之行,让我们对一家企业是怎样生产的好奇,上升到了对佳能企业文化的思考,在这里,企业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者,也是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者,同时更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新闻稿 2013-03-26)